2024高考满分作文!问未来问无边界,答时代答无止境

题目:新课标I卷

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(60分)

随着互联网的普及、人工智能的应用,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。那么,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?

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?请写一篇文章。

要求:选准角度,确定立意,明确文体,自拟标题;不要套作,不得抄袭;不得泄露个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
配图是10年学霸网xue-ba.org使用copilot生成

满分作文范本:

问未来问无边界,答时代答无止境

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 黄禹嘉

千年前,屈原写下《天问》向着神秘的自然发出了终极叩问,直到今天依旧犹在耳畔。这些问题源自人类身为万物灵长对宇宙的好奇,尽管如今也许可以用一系列物理学知识给屈原一个解释,但重读《天问》,我们依然无法断言这些答案就是最终的真理。随着互联网、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,似乎所有问题都能轻松找到答案,这是否意味着问题从此消失,人类不再需要思考,也不会再迷茫?

问题的产生来自好奇,人工智能可以答疑解惑,却无法抑制人类对世界本质的探索欲望。当我们的祖先好奇火从何而来,钻木取火便开始了;当第一个人好奇人生的意义是什么,哲学思考便开始了。由此可见,人类不断提出问题的动力,源自对周围世界的好奇,而不仅仅是对答案的追求。只要我们一直心存探索之欲,便不会因为答案的增多而减少自己的疑问。相反,对客观世界规律的了解越多,知识的圆圈越大,我们也就越会发现自己知识的贫乏。

对问题的思考由大脑负责,人工智能可以给出已有的答案,却无法回答未知的谜题。建立在大数据算法之上的人工智能是人类的“千里眼”和“顺风耳”,学习时的难题,网上有答案;旅游时的路线,网上有攻略……这些问题看似都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解决的,但拨开迷雾,不难发现这些答案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类的思考,而非人工智能的“创造”。字典可以查阅生僻字,却不能成为仓颉;百科全书可以检索知识,却很难成为爱迪生。人工智能无法代替人类思考,探索未知的责任仍然担在我们的肩上。

问题的解决来自实践,人工智能可以千万次纸上谈兵,却不能一次躬身自行。陆游有言: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鉴往事,知今者,赵括熟读兵书,但战场上还是惨败给白起。放眼如今,科技创新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速,但获得问题的答案不是“休止符”,反而是下一个阶段的“起跑线”,人工智能的发展拓宽了人类实践的深度和广度,人类又在实践中不断提出新问题,由此将我们的思维推向更远的地方。

面对“世界怎么了?我们怎么办?”的时代之问,我们不能对求知发问的新芽不闻不问,任由明珠蒙尘、金藏于石,须知青年当乘科技之舟楫,振时代之江海,以自身的好奇、思考与实践,不断提出未来之问,不断回答未来之问!

亮点分析:
互联网时代,我们的问题是否会越来越少?文章把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上升到了时代之问、人类之问的高度。从屈原的《天问》到当下人工智能的作用与局限,再到人类探索未知的责任,“产生”“思考”“解决”形成了三个梯度非常明显的层次,写出了历史的纵深感。(指导教师:赵梁丹)

1、本站名称:学霸网
2、认准本站唯一网址:https://www.xue-ba.org
3、本站一切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
4、本站内容全部来自网友分享或收集整理于网络,本站不参与制作!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发送邮件到邮箱:xueba678@gmail.com。
0

评论0

请先
显示验证码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